镁频道 | 镁矿石 | 镁原料 | 镁制品 | 镁化工 | 镁合金 | 镁建材 上游 | 原辅料 | 燃料 | 设备 | 设备配件 | 窑炉工程 下游 | 钢铁 | 有色 | 水泥 | 玻璃 | 航空航天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镁频道 > 国内资讯 > 综合
环保“一刀切”的本质原来是它,涨姿势了!
发布时间:2019-04-08 浏览量:2404

为期3年的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就要来了,有关环保“一刀切”的问题又将被重新强调,并再次成为广大老百姓关心的话题。今天,咱们就提前说一说有关环保“一刀切”背后不为人知的秘密。

从2015年“史上最严”新环保法实施以来,我国环保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在中央环保督察工作推进过程中,出现了简单粗暴的“一刀切”问题。

个别地方动不动就“一刀切”,对正规合法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了干扰,而且涉及民生问题,引发老百姓的反感情绪。比如对污染行业“一刀切”式全部关停,导致失业问题等,就是最典型的案例。

环保“一刀切”的本质是什么?是在环保考核的压力下,个别地方为了追求环保政绩,滥用权力。

实际上,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虚假整改、敷衍了事等,和环保“一刀切”都是同一个套路。

根据老崔的了解,个别地方为了让环保政绩“漂亮一些”,对于“一刀切”这种手段很依赖甚至盲目迷信,非但没有实事求是,还伤害企业的权益,影响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有朋友问,有些地方政府为什么动不动就“一刀切”?答案很简单,是为了逃避环保责任,害怕环保不达标被问责。

而他们之所以敢肆无忌惮滥用权力,也是违法成本太低的缘故。以前查到之后“罚酒三杯”了事,约谈之后就算了,这才让“一刀切”的情况屡禁不止、屡教不改。

2018年的时候,生态环境部已经出台《禁止环保“一刀切”工作意见》,中央有关部门也表示把“一刀切”列为严查范围,启动转型督查行动。

一系列的打击,使环保“一刀切”行为大为减少,但还没有达到彻底铲除的地步。

在老崔看来,要想把环保“一刀切”的情况斩草除根,只有一种方法,就是完善制度建设。怎么完善?

从中央到地方制定出台环保工作的相关规范,多听听老百姓的声音,多关注企业的需求,让环保工作有更加严格和科学的标准,法律规范越详细越好,越严厉越好。

当然,环保“一刀切”的本质是权力的滥用,把地方权力约束监管在一定的法治范围下,那些希望靠“一刀切”来谋取环保政绩的行为,自然也就消失了。


关键词:一刀切 环保
我要评论
验证码:换一张校验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想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工业矿物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任何媒体上擅自转载和引用本网站内容。
主办单位:辽宁省非金属矿工业协会  承办单位:辽宁吉美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专线:13332429808/微信同号
ICP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辽B2-20160100-4/辽B2-2016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