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频道 | 镁矿石 | 镁原料 | 镁制品 | 镁化工 | 镁合金 | 镁建材 上游 | 原辅料 | 燃料 | 设备 | 设备配件 | 窑炉工程 下游 | 钢铁 | 有色 | 水泥 | 玻璃 | 航空航天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镁频道 > 国内资讯 > 动态
2019青洽会盐湖资源综合利用论坛精彩演讲回放
发布时间:2019-07-01 浏览量:1001

6月21日上午,盐湖资源综合利用论坛在西宁举办。论坛紧紧围绕“坚持循环经济之路·奋力推进‘一优两高’”主题,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产业报国,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循环经济之路,坚持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共同探讨产业政策、技术趋势和行业前景,促进盐湖资源开发动能变革,优化盐湖产业布局,推动战略资源转换,加快构建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集群。带动轻金属新材料、锂电产业、光伏制造、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加快盐湖特色循环经济全面提质升级,全面融入国家新能源、新材料战略,建成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先行区。与会嘉宾的精彩演讲为我们带来了思想的碰撞和观点交融。

一、镁合金产业发展进程和未来展望

演讲嘉宾:我国轻金属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潘复生

演讲观点摘登:

我们把镁说成是一种新材料,客观地说,不是太准确,因为镁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新材料,镁是一种先进材料,是最有潜力的轻量化材料之一。

我国镁矿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一。镁合金也已成为我国具有国际话语权的少数金属材料之一。

1755年,英国确立了镁的存在。1808年科学家在实验室制得纯镁,1886年镁合金在德国开始工业化生产,1930年德国首次在汽车上使用镁合金;1935年苏联首次将镁合金用于飞机生产;1936年德国福斯汽车使用压铸镁合金零件。20世纪40年代皮江炼镁法发明,由于工艺简单,生产成本大幅降低,使全世界的原镁产量大幅增加。

随着青海盐湖电解炼镁的逐渐投产,我国在金属镁领域的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对镁合金零部件的需求量近年来将会有急剧增加。而盐湖镁产业规模的增大将为镁合金产品市场的扩大提供高质量原镁供应的保障。

随着能源需求和碳排放的持续上涨对轻量化要求的显著提升,镁合金作为最轻的结构材料,必将促使其在汽车上的应用得到进一步升高。青海盐湖电解镁产业的环保效益非常显著,进一步提高了镁合金产品的环保优势。此外,镁及镁合金在电池和储氢材料、休闲产品、建筑材料等领域都有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走向新时代的中国镁工业

演讲嘉宾: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有色工业协会镁业分会会长 林如海

精彩观点摘登:

目前,除中国外生产原镁的国家有8个,分别是美国、俄罗斯、以色列、哈萨克斯坦、巴西、马来西亚、韩国和土耳其。预计2018年全球原镁产能为185万吨,产量为102.2万吨,同比减少4.58%。全球原镁产量缩减主要原因是中国产量减少。

2018年国内原镁产能同比增加11.17%,增量主要来自青海盐湖镁业有限公司,另外陕西地区少数厂商产能有增加。根据上述统计数据,2018年国内原镁产量同比减少5.44%,镁合金产量同比增加0.4%,镁粉产量同比增加26.6%。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初步统计数据,2019年1-4月中国共产原镁26.81万吨,同比增加11.79%。其中陕西地区累计生产16.31万吨,同比增加12.37%;山西地区累计生产4.14万吨,同比增加39.48%;宁夏地区累计生产1.37万吨,同比减少36.49%。青海省产镁0.73万吨。2018年,我国金属镁消费量44.66万吨,同比增长6.97%。其中用于冶金领域29.45万吨,占国内消费总量的65.94%,用于加工领域14.01万吨,占国内消费总量的31.37%。

2018年,镁消费有两个现象值得关注,一是,镁消费增速有所上升,二是,镁在加工材料领域消费首次出现负增长。如何提高镁产品性价比,提高镁产品竞争力将是镁消费保持较高增长,镁应用实现跨越式发展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

镁是21世纪绿色工程材料,在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和钢铁脱硫中具有广阔前景。察尔汗盐湖氯化镁资源40亿吨,占有全国上表储量的90%以上,可生产金属镁10亿吨,按年产100万吨,即可服务1000年,可支撑我国镁产业可持续发展。引进的电解法工艺技术先进,将原料变废为宝,无需炸山开矿,全部生产过程清洁;能耗低且使用清洁能源,这使得多年来困扰发展的“镁害”问题开始得到解决;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良好,保障措施可操作性强,带动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

但是产业集中度依然较低。2018年国内镁冶炼企业前10名产量合计为32.58万吨,同比增加2.52%,但相对上年前10名的33.18万吨产量缩减1.81%。

据镁业分会统计,2018年产量在1.0万吨以上的镁冶炼企业有41家,与上年持平,产量合计为78.6万吨,同比减少4.69%;年产3.0万吨以上企业是5家,与上年持平,产量合计为16.59万吨,同比减少13.32%。2018年前5名镁合金生产企业产量合计为27.01万吨,同比增加0.52%。

2018年,我国镁消费保持增长,但前景看好的加工材料领域首次出现负增长,这与金属镁材料良好特性是不相称的,重点有5个问题:一是终端应用市场还处于开拓阶段,全社会对镁及镁合金认知度还比较低。二是应用技术和装备还有待开发和完善。三是成本偏高。成本偏高也和产业规模、技术基础以及装备水平密切相关。四是价格不稳定影响下游用户应用的积极性。五是镁行业缺乏真正具有引领性、带动性强的产品。

三、盐湖循环经济和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演讲嘉宾: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赵俊贵

精彩观点摘登:

盐湖是青海最重要的资源,也是国家的战略资源,要制定正确的资源发展战略,加强顶层设计,搞好开发利用。循环利用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要求,全国都应该走这样的路。青海要把这件事情办好,发挥示范作用。青海资源也是全国资源,要有全国一盘棋思想,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搞好开发利用。

盐湖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高质量发展依据的技术来源需要长期积累与实践。随着我们产业结构越来越向国际水平靠拢,高质量发展依赖的高技术已经买不来了。另一方面,世界化学工业总体创新难度越来越大,新的技术来源研发越来越难。

高质量发展依据的创新主体企业需要长期培育与市场的优胜劣汰。中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2.5年,集团寿命8年,欧美平均40年,日本平均58年。全日本超过150年历史的企业21666家,中国只有5家。

高质量发展依据的制度和市场环境需要长期培育和完善。高质量发展不是哪一个行业哪一个企业单独能做到的,要求全产业链全产业体系的高质量增长,需要上下游、产学研以及各配套行业全面进步,这需要长期的努力。

对于青海盐湖循环经济和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一是稳定钾肥生产,丰富钾产品,推进尾盐综合利用。盐湖钾资源开发始终要立足钾肥的生产,在保证钾肥稳定供给的同时,保持钾肥生产的合理规模,延长钾资源开发年限。提高氯化钾产品收率及质量,加快新产品开发,延伸氯化钾下游产业链条,打造“盐湖卤水—粗光卤石—氯化钾—硝酸钾/碳酸钾—复合肥/水溶专用肥”产业链。适度发展食用级氯化钾、医用级氯化钾、硝酸钾、氢氧化钾、碳酸钾等精细化工产品,实现由钾肥产业向钾盐精细化工方向延伸。继续推进盐湖提钾尾盐综合利用,适度发展纯碱、氯碱等项目以及氯酸钠、高氯酸钠、金属钠等产品,建成全国重要的碱业生产基地。利用硝酸钾、硝酸钠等产品,生产光热发电行业的熔盐产品,为熔盐储能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二是大力开发锂资源,助力新能源发展。以完善高镁锂比盐湖卤水制取碳酸锂为重点,提高碳酸锂生产工艺的技术和装备水平,扩大碳酸锂供应能力。以碳酸锂生产为基础,以延伸产业链为核心,突破电池级碳酸锂生产技术,重点发展锂电池材料及锂离子电池产品,建设工业级碳酸锂、电池级碳酸锂、高纯氯化锂、氢氧化锂、金属锂等系列产品的生产装置,推进锂离子动力、储能电池关键材料制备及产业化关键技术、氯化锂电解生产高纯氢氧化锂、氟化锂关键技术中试研究、氯化锂电解生产高纯金属锂产业化等关键技术研究。

三是合理利用镁资源,产业延伸创造新效益。加快推动青海盐湖一期年产10万吨金属镁及配套项目达产达标,在达标达产的基础上,以金属镁生产为基础,延伸产业链条。重点发展高强高韧金属镁、镁锂合金、钛镁合金产品,适度发展氢氧化镁、氧化镁、碳酸镁等产品。构建“废液老卤—无水氯化镁—金属镁—镁合金”、“废液卤水—碳酸镁、氢氧化镁—高纯镁砂深加工产品、氢氧化镁深加工产品”产业链。建成国内重要的金属镁、镁基合金、镁系阻燃与耐火材料以及镁盐产品生产基地,创造新的效益增长点。

四是创新研发模式,加快提升镁锂钾盐综合利用水平。盐湖是一个镁锂钾盐综合利用的富矿,把有效的资源吃干榨净,把有用的微量元素高效利用,还有很大的潜力。资源循环利用的关键是技术创新能力。努力提升盐湖创新能力,探索建立更加开放、更为高效的研发体制和机制。充分打开大门,充分利用“请进来”和“走出去”两条路径,利用多种方式引进技术,引进人才,创立具有青海特色的引进人才的“洼地”、引进技术的“海绵地”和管理创新的“高地”。用技术创新的独特优势,提升青海镁锂钾盐综合利用的水平,把盐湖真正打造成极具商业价值的聚宝盆。

四、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氯平衡与中国氯碱工业

演讲嘉宾:高级工程师、中国氯碱工业协会副秘书长 张鑫

精彩观点摘登:

氯碱工业是以盐为原料,用电解法生产烧碱、氯气、氢气和由此生产一系列氯产品的基础化工原材料工业。氯碱产品种类多,关联度大,广泛应用于农业、石油化工、轻工、纺织、建材、电力、冶金、国防军工、食品加工等国民经济各命脉部门。

烧碱和聚氯乙烯为主导产品,同时有盐酸、液氯、氯化钡、三氯化铁、漂白消毒系列等无机化工产品,聚氯乙烯共聚物、环氧丙烷、环氧氯丙烷系列、氯溶剂、直链烃、芳烃氯化物、氯化石蜡等有机化工产品,主要氯碱产品近百种,下游产品达到上千种,具有较高经济延伸价值。

西部地区依托资源优势逐步建设大型化、一体化“煤电盐化”循环经济项目,形成了有较强竞争力的几大氯碱产业集群。

东部地区随着原料来源多元化,乙烯法聚氯乙烯获得发展,同时探索出氯碱化工与化工新材料、氟化工、精细化工和农药等行业结合的跨界发展新模式。

近年来以氧化铝为代表的烧碱下游行业快速增长,但以聚氯乙烯为代表的耗氯产品增长相对较为平缓,“碱短氯长”成为近一段时间内行业常态,“以碱补氯”成为企业选择。在当前行业“碱氯失衡”情况下,加强氯产品的用氯方式研究,形成氯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应用效率,实现“碱氯平衡”,将推动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

2017年11月17日,中国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推动化工污染整改。方案指出,对在环境敏感区域内尚存在的化工园区、化工企业,要在2018年6月底前依法撤销。对岸线1公里范围内、合法运行的化工企业,要对其风险防控、污染排放达标等情况进行重新评估,鼓励搬离、进入合规园区。对岸线1公里范围以外,不符合相关规划要求,或者安全和环境风险突出、经评估通过就地改造仍不能达到安全、环境要求的,要在2020年底前搬迁改造进入合规园区或者依法关闭退出。青海柴达木盆地是我国盐湖资源的聚集区,探明无机盐保有资源储量达3400亿吨,占全国盐湖资源总量的1/3,其中氯化钾7.35亿吨,氯化锂资源储量1700多万吨,镁盐50亿吨,被列入国家“西部十大矿产资源集中区”、首批13个“国家循环经济试验示范区”之一。

而青海盐湖的发展战略应该是开发盐湖资源必须解决氯。实现盐湖优势资源—钾、镁、锂等的深加工,形成金属镁及镁合金、镁氧化物(氢氧化镁、氧化镁)、锂电池原料(碳酸锂、氢氧化锂、金属锂)等系列材料,推进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占领世界轻金属材料的制高点,促进新能源汽车稳步发展,都要做好氯平衡清洁发展。

同时,青海发展的优势集中在:1.钠盐、钾盐、石灰石、煤炭等资源储量较大;电价相对不高;2.钾产业、镁产业、锂产业、钠产业和氯平衡产业多元化发展。机遇则表现在:1.行业重构正在进行,合理的路线、工艺承接转移;2.环保、安全、节能存在后发优势;3.在不断完善产业链的基础上,有效产能将有所提升。


关键词:盐湖 镁合金
我要评论
验证码:换一张校验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想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工业矿物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任何媒体上擅自转载和引用本网站内容。
主办单位:辽宁省非金属矿工业协会  承办单位:辽宁吉美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专线:13332429808/微信同号
ICP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辽B2-20160100-4/辽B2-2016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