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频道 | 镁矿石 | 镁原料 | 镁制品 | 镁化工 | 镁合金 | 镁建材 上游 | 原辅料 | 燃料 | 设备 | 设备配件 | 窑炉工程 下游 | 钢铁 | 有色 | 水泥 | 玻璃 | 航空航天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镁频道 > 国内资讯 > 综合
辽东成矿带区域及矿田深部找矿获新理论指导
发布时间:2020-10-13 浏览量:826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部成矿信息综合提取与矿体定位预测”课题近日通过中期考核评估。专家组确认课题取得了多项原创性创新成果。

一是辽东古元古代金铅锌多金属矿成矿过程可划分为裂谷初始沉积富集、伸展剪切层控定型、褶皱造山定位3个阶段。裂谷初始沉积富集了金银、铅锌、铜钴等区域主要矿种矿源层;伸展剪切层控定型阶段在青城子矿集区形成七组赋矿“硅-钙面”;褶皱造山阶段进一步促进成矿物质在褶皱转折端迁移富集,形成古元古代变质型“层控”矿床。

二是晚三叠世,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碰撞诱发岩浆活动,并形成成矿热液,在辽东桃源-小佟家堡子-青城子地区形成大型斑岩-中低温脉状热液型成矿系统。

三是中侏罗世,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诱发岩浆热液活动,在青城子矿集区内姚家沟地区形成斑岩-中低温脉状热液型成矿系统。

四是早白垩世,古太平洋板块以西北向向欧亚大陆俯冲,诱发岩浆热液成矿活动,形成庄河新房-栗子房与丹东五龙-四道沟变质核杂岩成矿系统、宽甸石柱子与瓦房店华铜-望宝山斑岩-中低温脉状热液型成矿系统。

上述成果为辽东成矿带区域及矿田深部找矿勘查工作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研究人员应用该理论预测了9个深部找矿靶区,成功指导了1000m、2000m的2个深孔验证,获得深部找矿突破。


关键词:辽东成矿带 找矿
我要评论
验证码:换一张校验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想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工业矿物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任何媒体上擅自转载和引用本网站内容。
主办单位:辽宁省非金属矿工业协会  承办单位:辽宁吉美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专线:13332429808/微信同号
ICP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辽B2-20160100-4/辽B2-2016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