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资讯
改革开放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强调,东北全面振兴,归根到底靠改革开放。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激发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拼搏进取的干劲儿。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要围绕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和民生领域的难点痛点问题,研究改革议题、形成改革方案,解决深层次矛盾、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要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通过调动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来激发市场活力、释放市场潜力,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要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增强国有企业的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要进一步降低民营经济市场准入门槛,建立亲清的政商关系。
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要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让市场机制更加有效,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同时,政府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来制定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通过科学预判中长期的市场波动和周期变化,来弥补市场机制在部分环节的缺陷,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进鞍山产业升级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和产业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围绕培育新质生产力,统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和优势产业壮大,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科技创新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具有鞍山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创新生态,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整合科研资源和力量,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推动建立高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机制。
坚持数智融合、向绿而行。大力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统筹绿色低碳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利用冰雪、自然风光、红色文化等鞍山特色资源发展文旅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开辟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制造、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新领域、新赛道。大力培育未来产业,着力打造一批高能级产业支撑平台、突破一批引领性前沿技术、转化一批重量级科技成果,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解决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
以高水平对外开放 构建鞍山开放型经济体制
进一步加强对内开放。要统筹各县(市)区协调发展,通过深化改革缩小鞍山与先进地区在市场化和开放度方面的差距,消除各类要素跨县(市)区间流动的障碍,积极推进国家级高新区和省级经济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打造转变政府职能和创新管理体制的先行区。
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要加强鞍山同辽宁其他城市的协同联动,形成融合发展的格局,在扩大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要积极融入“一圈一带两区”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着眼构建向北开放新高地,全面拓展工业领域对内对外合作。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更好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央地合作,落实国有企业振兴专项行动部署,紧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目标任务,服务保障央企投资项目落地实施。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做好鞍山全面振兴与“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战略的互动衔接,积极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努力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
全方位打造鞍山高水平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鞍山要肩负起更加重大的职能和责任,着力解决经营主体和群众反映集中、矛盾突出的瓶颈问题,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政府服务市场主体的意识和效率,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鼓励市场主体充分竞争并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主动对标先进地区,提高营商环境建设水平,增强鞍山对人才、科技、资金等优质资源的吸纳能力,拿真招引资稳资、用真心安商稳商,加大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力度,让经营主体对振兴发展有信心、有期待,不断提高投资和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
完善现代化功能性基础设施,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最大程度发挥鞍山在物流、贸易、金融、信息、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功能,进一步增强鞍山在东北亚地区的竞争力和辐射能力。
鞍山全面振兴必须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这注定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创新实践和深刻变革。新征程上,我们要坚定信心、勇于争先、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充分激发改革创新、振兴发展的激情和斗志,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一定能”,以改革之力推动鞍山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鞍山篇章。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