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资讯
7月9日,水泥企业内部人士表示,水泥行业若不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的生存压力会很大。
建筑类企业开启“反内卷”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今年前5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为36234亿元,同比下降10.7%,降幅比上一统计期扩大0.4个百分点。其中,房屋新开工、施工、竣工数据全线同比下降,跌幅分别为22.8%、9.2%和17.3%。需求下滑势必会倒逼供应减少。
近期,多个行业刮起“反内卷”之风,退出落后或者多余产能。记者注意到,建筑类企业已然加入“反内卷”的队伍。据央视新闻,日前,33家建筑类企业联合发出建筑行业“反内卷”倡议书,旨在共同推进行业转型,摒弃“内卷式”竞争。
倡议书显示,以科技创新加快转型升级,追求内在价值、长期价值,不拼凑规模、盲目扩张、过度负债,不设“空壳架构”虚耗资源,共同维护市场秩序。建筑类行业“内卷”已经十分明显,中国建筑在2024年年度报告中表示,随着城镇化率的多年持续提升,市场需求萎缩,各类新建项目数量减少,行业产能过剩,建筑业增速明显放缓。
下游“减产”,上游同样需要控制“出货量”。注意到,中国水泥协会也在近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水泥行业“反内卷”“稳增长”高质量发展工作意见》。文件显示,会员企业要切实推动水泥行业熟料生产线备案产能与实际产能的统一工作,深刻认识产能置换政策对于促进水泥行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
文件指出,各企业要严格按照主管部门备案文件,逐条逐项核查自身熟料生产线的备案产能与实际产能的差异情况,积极支持有关部门等开展的相关核查调研工作,及时填报相关材料。而对于实际产能大于备案产能的企业,则应该尽快补齐产能差额并完善环评等相关手续,依法依规按照备案日产能和年产能进行组织生产。
水泥行业优化提速
对比光伏、新能源汽车,水泥行业对“去产能”已经相当熟悉。7月9日,一位水泥上市企业内部人士对记者说:“‘反内卷’的改善肯定是需要的,这一点要靠主要企业或者行业的伙伴共同努力。”
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在2024年年度报告中表示,受房地产行业持续深度调整及基础设施项目缓建或停建等因素影响,水泥需求持续下滑,供需矛盾愈发凸显,行业利润大幅下降。中国水泥协会信息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预计2024年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为53%,较2023年下降6个百分点。全年水泥行业利润预计在250亿元左右,同比下降20%左右。
记者注意到,2024年7月份,水泥行业协会组织和头部企业便先后发出倡议,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提升行业高质量发展水平。10月份,工信部发布水泥产能置换实施方法,严禁备案新增产能的水泥熟料项目,并明确水泥熟料低效运行产能不能用于置换,用于新建项目置换的水泥熟料产能不能拆分转让。
上述企业内部人士表示,备案产能高于实际产能这一现象是历史遗留问题,行业的确存在这样不合规的现象。此外,随着技术的进步,实际产能也会高出备案产能,这也是现象的原因之一。
“在水泥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淘汰落后产能一直存在。除了环评这种行政上的压力之外,很多产能落后的生产线能耗指标高、排放也高,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不淘汰的话企业的生存压力也会比较大。”上述企业内部人士说。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