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资讯
发布时间:2025-09-05
推荐学校: | 合作方式: |
联系人: | 所处阶段: |
项目内容:
耐火可塑料和耐火捣打料的核心区别在于施工方式与常温可塑性,具体差异可从以下5个关键维度区分:
1. 施工方法
1◦1耐火可塑料:无需振动或强力击打,可通过手工揉压、挤压、塑形直接贴合施工面,复杂形状(如炉顶拐角、异形烟道)适配性强。
1◦2耐火捣打料:需借助捣打机(气动/电动)或人工锤击,通过外力压实成型,依赖“振动-致密”过程,无法手工塑形。
2. 常温可塑性
2◦1耐火可塑料:常温下具备橡皮泥般的柔韧性和可塑性,可反复调整形状,施工后无需立即硬化。
2◦2耐火捣打料:常温下为松散颗粒/粉末状(需加少量结合剂调湿),无自主塑形能力,仅靠捣打外力固定形态。
3. 结合剂类型
3◦1耐火可塑料:主要以无机结合剂(如磷酸盐、水玻璃、铝酸盐水泥)为主,依赖“水化/化学反应”硬化,常温下无塑性支撑。
3◦2耐火捣打料:主要以有机结合剂(如树脂、纤维素、乳胶)为主,常温下提供可塑性,高温下会燃烧挥发,不影响耐火性能。
4. 密度与致密度
4◦1耐火可塑料:成型后密度相对较低,致密度依赖手工压实,适合对“致密性要求不极致”的部位。
4◦2耐火捣打料:捣打后密度更高,致密度远优于可塑料,适合需抗冲刷、抗侵蚀的高负荷区域。
5. 适用部位
5◦1耐火可塑料:多用于炉顶、炉墙异形段、烟道衬里等形状复杂、无法机械化捣打的部位。
5◦2耐火捣打料:多用于炉底、出钢口、铁水沟、感应炉衬等对密度、抗冲刷性要求高的“承重/高温接触核心区”。
总结:两者最关键的区分是**“能否手工塑形”**——可塑料靠“揉压成型”适配复杂结构,捣打料靠“外力压实”追求高致密性,需根据施工场景的“形状复杂度”和“致密需求”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