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资讯
一、价格波动回顾:连涨后遇节日冲击
1、前期价格连涨
2025年3月,广西水泥市场经历两轮集中调价,累计涨幅达50元/吨。此次涨价主要受供应端收缩驱动:一是企业执行错峰生产计划,全区窑线运转率仅维持50%左右,库存压力缓解;二是3月全区开复工情况较好,工地需求开始释放。
2、节日需求下降
随着“三月三”及清明假期来临,工地停工范围扩大,水泥出货量显著下滑。调研显示,假期期间部分企业日均出货量较节前减少30%-50%,库存快速回升至中高位水平,价格承压。
3、节后市场分化
节后需求虽有小幅回暖,但恢复力度不及预期。核心市场因基建项目支撑,价格暂稳;而多地因民营项目资金紧张及农村自建房需求疲软,部分品牌出现暗降抢占市场份额的情况。
二、供需矛盾:产能过剩与需求结构性疲软
1、供应端:产能过剩仍是核心矛盾
广西作为全国水泥产能大省,熟料生产线达79条(含5条特种水泥线),3500-4500t/d产能占比近50%,且区域分布不均,南宁、贵港等地集中度高。尽管2024年通过错峰生产将水泥产量同比下降7.36%,但市场需求萎缩更快,供需失衡局面未根本改善。
2、需求端:基建托底与房建拖累
(1)基建发力有限:2024年南玉高铁等项目虽带来短期需求,但2025年新开工重大项目数量不足,基建对水泥需求的拉动作用减弱。
(2)房建持续低迷:尽管政府出台房地产“20条”政策刺激,但房企资金回款率仅20%-30%,新开工项目延迟,民用袋装水泥需求同比下滑超两成。
3、区域竞争加剧
广西本地企业面临贵州、云南低价水泥的持续冲击,加之省内企业间为争夺有限订单频繁降价,市场陷入“以价换量”恶性循环。多地区因价格高于周边,只能被迫下调价格以维持出货。
三、协同稳价
1、行业协同呼吁
目前广西企业倡议“修补差价、协同稳价”。建议前期因各种原因未涨或暗降的企业修补差价,号召已落实企业稳定价格。
2、错峰生产深化
2025年广西计划将停窑天数延长至160天,较2024年增加10%,进一步压缩供应。
总之,广西水泥市场正经历“供应收缩”与“需求疲软”的拉锯战,目前价格博弈加剧,行业需通过深度协同与需求端政策刺激重建平衡。预测短期内广西水泥将持稳运行为主。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