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资讯
一、整改任务
营口熊岳河、沙河未完成总氮削减目标,熊岳河-杨家屯断面2020年总氮年均浓度较2017年升高90.1%。
二、整改目标
熊岳河、沙河、大旱河总氮浓度在2020年基础上实现负增长。
三、整改措施
按照营口市《大旱河总氮削减方案》共涉及我市十项整改措施:
1.补齐管网短板:(1)徐家村与岫水县交汇处加油站北侧污水溢流,铺设截流干管将该区域内污水截入污水管网输送至南楼污水处理厂处理。
(2)南轩桥至大旱河应急污水处理设施处明渠收水,铺设截流干管解决明渠收水问题。
(3)针对大石桥污水溢流问题,全面开展管网排查,2022年5月底前,大石桥市政府正式印发污水管网整改方案,方案中需有针对性提出污水溢流整改措施。方案印发后,立即组织实施,确保在2022年底前,初步缓解污水溢流问题,2023年基本解决污水溢流问题。
2.大旱河流域河道垃圾清理:建立健全河道垃圾清运机制,明确排查次数、清运时间间隔、清运方式、垃圾转运地点等要求。尤其在英风河上游、二道河及二道房河上游段、英风河、砀石山河、鸭子泡河河道管理范围内做好垃圾清运,永安河中下游畜禽粪便、沤肥需及时清除。枯水期在3-4月、11-12月分别开展1次河道垃圾排查清理专项行动。
3.加大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力度:统筹规划乡镇垃圾收集与处理系统,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体系。全面排查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存问题,于2022年5月底前制定整改方案,解决农村垃圾收运不及时、体系不完善、人为倾倒等问题。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试点,鼓励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
4.河道隔离防护措施:对英风河、二道河、砀石山河、永安河、鸭子泡河等河流穿越的村屯(南楼街道的腰屯、张官村、英风村、前百村、东江村、鞭杆村、工农村,钢都街道的钢都村,永安镇的永安村、两军寨村、周家屯村、东田家村、赖家屯村西田家村,博洛浦镇的孟家屯村、牛家屯村、望马台村、太平庄村,西海街道的双桥村,柳树镇前岗子村),在道路交汇处、桥梁等人员活动频繁的地方,建设隔离围网、围栏等物理隔离措施,有条件地区,以乔、灌相结合的方式建设隔离带,防止附近村民向河道、河岸倾倒垃圾、粪污。
5.河道治理:实施大旱河流域大石桥段河道生态修复工程,对大旱河流域大石桥上游段一条干流、6条支流河道进行清淤30.11公里。
6.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展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对规划中心城区及周边范围内的村庄(金桥街道的前砬山村、后砬山村,钢都街道的铁岭村、解放村、南楼街道的前百村、后百村、腰屯村、张官村、高庄村、西江村),采取纳入城镇污水管网为主,村级集中处理为辅的治理方式;对于农户居住分散、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污水不易收集的村庄,采用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方式,实现村内生活污水黑灰水分离,就地实现资源化利用。
7.畜禽养殖粪污治理设施提升:(1)针对大旱河流域的规模化养殖场,健全畜禽规模养殖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基本实现畜禽粪污综合利用。鼓励养殖户配套建设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施,加强防雨、防渗、防溢措施。
(2)加强规模化养殖场执法监管,严禁禁养区内新、改扩建规模化养殖场,严查规模化养殖场废弃物处理设施使用不到位,对未经无害化处理直排外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
8.压实河长制:严格落实各级河长在河道管理方面的职责,深化河流断面“包保”责任制度。河长制办公室组织编制本级政府有关部门在河湖管理、保护和治理中的任务清单,并督促落实。按照“河长制”任务要求,开展巡河工作,市、县级河长每季度不少于一次,乡级河长每月不少于一次,村级河长每周不少于一次,协调解决河湖管理保护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9.工业企业监管:持续加强工业企业排污执法监管,对超标排放、非法倾倒等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加强入河排污口日常监管。
10.积极防控种植业污染:(1)从源头开始控制化肥使用。青石岭镇、永安镇、博洛浦镇、南楼街道、金桥街道、西海街道、柳树镇推广测土配方技术,优化施肥方式,促进施肥结构调整,推广化肥科学施用。从源头控制农药使用,通过健全病虫害监测体系,强化病虫监测预警,减少农药使用。
(2)大力发展生态绿色农业。坚持用养结合,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因地制宜开展生态型复合种植,采用粮草轮作、增施有机肥等方式,促进种地养地结合。
四、整改主要工作及成效
1.徐屯村污水管线敷设工程:该项目已于2023年4月2日开工,2023年5月30日完工并通过竣工验收,现已投入使用。
中长铁路河道改造工程:实施中长铁路河道改造工程,在明渠东侧敷设一条长2500米,直径0.8米的污水截流干管,将污水截流至永安污水处理厂。2020年末工程大部分工程量已完成,但是工程位于南轩桥下约有144米管线,需铁路部门代建,因管线复杂及疫情影响,2024年10月工程全部完工并通过竣工验收,明渠内污水纳入管线,现已投入使用。
实施溢流口整治工程:其中包括镁都大街殡仪馆西侧、岫水线中石化南楼加油站对面、澜湾洗浴北桥下溢流口、原震洪桥河边西岸、繁荣大街北桥下排水五个溢流口整治,现完成整改。
2.为全面开展河道垃圾清理专项行动,落实省、市相关工作,市水利局积极开展河道垃圾清理专项工作,督办相关属地管理原则,压实河长巡查整治相关工作,大旱河流域共涉及5个镇街(博洛铺镇、永安镇、钢都街道、金桥街道、百寨街道)河道垃圾清理量截至7月16日,共8968.4立方米河道垃圾,有效控制大旱河流域河道沿线垃圾清运。
3.制定印发了《大石桥市城乡生活垃圾专项整治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组织各镇街开展生活垃圾专项整治,对存在的问题立即进行整改,同时,成立了由中心相关科室人员组成的巡查小组,不定期的对农村生活垃圾整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求相关镇街及时整改,通过问题整改切实改善农村环境。
4.按照《大旱河、沙河、熊岳河重点任务及责任清单》要求,我市大旱河流域的英风河、二道河、砀石山河、永安河、鸭子泡河等河流穿越的村屯道路交汇处、桥梁等人员活动频繁的地方,建设隔离围网、围栏等隔离设施,防止附近村民向河道、河岸倾倒垃圾、粪污等。工程正式开工时间为2024年2月19日,2024年3月19日完工,共建设隔离防护栏总长2489米,护栏采用低碳钢丝防护网,网高1.8米。
5.旱河流域大石桥上游段生态修复工程涉及干流一条、支流六条,治理河道总长度45km,分为大旱河流域大石桥段(盖老交界-铁路桥)河道生态修复工程、大旱河流域大石桥上游干流段(铁路桥-大排水五闸门、南楼污水处理厂-腰屯)河道生态修复工程及大旱河流域大石桥上游段英风河等七条河道生态修复工程。三个项目工程建设初步设计由大石桥市水利建筑设计院编制完成,大石桥市行政审批局以大行审批投〔2020〕1、2、3号文件予以批复。工程于2021年3月2日开工,2021年6月30日完工。
6.污水资源化利用方面:2022 年至今,已有 48 个村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现生活污水黑灰水分离及就地资源化利用,有效解决了分散区域的污水处理问题,已纳入城镇污水管网的村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大幅提升,避免了污水直排对土壤、水体的污染,周边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的 48 个村,通过黑灰水分离和就地利用,不仅减少了污水排放,还将处理后的污水用于农田灌溉等,节约了水资源,促进了农业绿色发展,村民生活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整体治理工作的推进,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奠定了坚实基础,助力乡村生态振兴战略实施,提升了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7.针对大旱河范围内排查出的46家规模养殖场、户加强粪污设施建设指导和宣传,并指导养殖场户全部建立粪污利用台账,实现畜禽粪污大部分资源化利用。
禁(限)养区排查整治方面:对禁养区内保留的 8 家养殖场每年进行一次检查,截至目前未发现禁养区内有新增的新改扩建规模养殖场。
执法检查方面:我市共有畜禽规模养殖场 181 户,各年度通过 “双随机” 开展抽查执法检查情况如下:2022 年检查 37 户,抽查比例 20.4%;2023 年检查 37 户,抽查比例 20.4%;2024 年检查 46 户,抽查比例 25.4%;2025年为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生态环境分局加大了执法检查力度,截至目前已通过“双随机”开展执法检查74户。2024年对1起畜禽养殖污染违法行为予以立案处罚。同时2025年联合农业农村局开展了联合执法检查中,对 5 个存在严重问题拒不整改的规模养殖场予以立案处罚。
通过实施上述整改措施,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有效遏制了禁养区内违法建设行为,禁养区内未出现新增的新改扩建规模养殖场,维护了禁养区管理的严肃性。
持续的执法检查对规模化养殖场形成了有效震慑,促使养殖场重视废弃物处理设施的规范使用,减少了废弃物处理设施使用不到位及未经无害化处理直排外环境的违法行为。
逐年提高的抽查比例以及联合执法检查机制的实施,扩大了执法监管覆盖面,增强了执法力度,进一步强化了对畜禽养殖污染的防治,推动了畜禽养殖粪污治理设施的提升和规范运行。
8.按照《辽宁省河长湖长制条例》要求,我市严格落实各级河长在河道管理方面的职责。河长制办公室协调、沟通、督办我市各镇街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河湖管理、保护和治理中的工作,并督促落实。按照“条例”要求,开展巡河工作,县级总河长每半年不少于一次,县级河长每季度不少于一次,乡级总河长每季度不少于一次,乡级河长每月不少于一次,村级河长每周不少于一次,协调解决河湖管理保护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截至6月三级河长共巡河6410人次解决涉河问题397个,全面落实我市三级河长履职尽责,压实河长制责任。
9.2022年,制定了大石桥市重点涉氮企业清单,确定了22家企业为重点涉氮帮扶企业。大石桥生态环境分局共出动执法人员 50余人次,执法车辆6台次,共检查重点涉氮企业15家,完成监督性监测10家,未发现环境违法问题。
2023年,大石桥生态环境分局共出动执法人员80余人次,执法车辆80余台次,按照要求对我市22家重点涉氮企业全部检查完成,开展监督性监测9家。到2023年底,22家涉氮重点行业已完成总氮排放量削减5%的计划。
2024年,大石桥生态环境分局结合《营口市2024年夏季“百日攻坚”监督帮扶行动方案》,对全市涉水企业进行了检查,共检查涉水企业34家,其中检查污水处理厂5家,检查工业企业29家,发现环境管理问题16个,已全部整改完成。完成监督性监测18家,未发现环境违法问题。
2025年截至目前,大石桥生态环境分局结合《营口市2025年入河排污口工作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对全市66个工业企业、污水处理设施、重点关注的市政排污口进行核查并监测。目前已全部核查完成,现场采集水样22个,9家进行监督性监测,目前未发现超标排放问题。
经过四年来的总氮管控,我市已完成2023年总氮排放量削减5%的计划,在产重点涉氮工业企业均已安装在线监控设备。环保部门可以利用在线设备随时掌握企业排放情况,企业超排、偷排情况已得到强有力遏制,入海河流总氮进一步改善。
下一步,生态环境分局将继续对涉氮工业企业加强监管,要求企业进一步树立生态环境主体责任意识,强化运行管理,落实各项规范标准要求,担负起大石桥市总氮管控的重要作用,同时我局一经发现有环境违法问题将依法依规严肃查处,确保我市河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人居生活环境越来越好。
10.一是加强督导,对河流涉及镇街下发了《强化科学施肥增效技术宣传 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和《大石桥市科学施肥增效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二是做好肥料田间试验,在金桥镇、博洛铺镇每年安排肥料配方验证试验2个,通过试验探索不同施肥情况下的科学施肥增效措施,改变传统的施肥模式,降低不合理施肥造成的污染,引导农民减肥降本提质增效。三是在河流附近镇街推广实施大豆接种根瘤菌剂,三年累计实施面积1.2万亩,通过根瘤菌固氮,减少化肥使用量;四是宣传培训,通过培训、指导并给各个镇街发放“科学施肥技术”“肥料基础知识问答”等书籍以及各种宣传单、宣传贴等形式,充分提高广大农民科学施肥技术水平。五是进行农户施肥调查,累计调查550户,用以分析本行政区域施肥水平、施肥结构、施肥种类、施肥方式等情况,指导科学施肥。六是合理设置重大病虫害监测点,聚点成网,构建覆盖全市所有农作物种植区域的监测网络。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发布防治预警信息,科学指导种植户适时、适量用药。七是在河流附近镇、街开展绿色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三年累计建设绿色防控示范区1万余亩,示范区内大力推广性诱、光诱等理化诱控技术,大大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同时辐射带动周边更多的农户使用绿色防控技术防治病虫害。八是加强宣传培训指导。首先,针对各镇(街)下发《农药减量控害实施方案》及《关于强化科学安全用药指导,减少农业面污染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督导强化各镇街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及落实。其次,通过举办培训班、田间现场答疑及网络咨询等方式开展科学安全用药培训及指导工作,充分提高广大种植户科学安全用药技能。
以上整改情况向社会公示,如有异议,请以书面或电话形式,向大石桥市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营口市大石桥生态环境分局反映。
邮寄的以邮戳为准,直接送达的以送达日期为准。
公示时间:2025年7月23日至2025年7月29日
受理部门:大石桥市环境保护督察和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营口市大石桥生态环境分局
电 话:0417-5615578
0417-5301333
邮寄地址:大石桥市人民大街5号
大石桥市环境保护督察和整改领导小组办公室
大石桥市镁都大街北三山西路西
营口市大石桥生态环境分局
评论区